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普通会员

谋定药店商学院

经营管理咨询 营销企划实操 谋定药店

课程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万祥军:谋定医药产业,化妆品和所谓的药妆必须强化专职“大管家” ,实行“无缝隙”安全监管
新闻中心
万祥军:谋定医药产业,化妆品和所谓的药妆必须强化专职“大管家” ,实行“无缝隙”安全监管
发布时间:2011-12-25        浏览次数:3988        返回列表

 中国医药报讯 记者王明海报道  中国医药产业网讯 赢信报道: 2006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经将过去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把原来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牵头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职能划归卫生监督部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万祥军表示:为确保“无缝隙”接管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地食品药品监管局把餐饮具、熟食制品、现制饮料等列为抽检的重点,抽样范围覆盖各地市城区、县、乡镇及城乡接合部,包括各类餐饮单位、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与此同时,认真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据记者了解: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各地食品监督所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各地药检所所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承担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和省餐饮服务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督具体事务性工作。

   为全面更深一步的了解化妆品的销售和质量情况,中国医药报记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万祥军等赶到到安徽省泗县和本地的消费者协会于2011年7月20日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化妆品市场调查活动。

  据调查我们发现韩国BB霜,20元一盒;兰蔻睫毛膏,15元一支;MAC的眼影,25元一盒。在一些小商品市场内,记者看到了有不少批售化妆品的铺位,里面的化妆品不仅价格低廉,基本上将所有一线品牌都包括在内。近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些读者打来的电话,反映自己在网上或小店内买到的化妆品感觉似乎和在正规店家买到的有所不同,有点像山寨版的化妆品。经过调查,记者发现原来其中有不少店铺是直接从小商品市场进货,绝大部分都是仿冒的。

    记者:“本来是为了让眼睛看上去靓一点,没想到涂了之后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整个脸都变成熊猫了。”说起自己在大年三十的遭遇,张小姐气就不打一处来。 其实像张小姐的遭遇在一些买到山寨化妆品的顾客身上屡有发生,记者发现像这类傍名牌、仿名牌的化妆品在市场上一些化妆品小店和网上随处可见。

    万祥军:我们和当地的消协人员在对美容美发厅的现场调,发现杂牌劣质化妆品较多。相关监管部门很少对杂牌劣质化妆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由于这方面监管力度小,该县的小型超市、乡镇超市以及美容美发店便成为了杂牌劣质化妆品生存的土壤。

  同时,假冒商品较多。在我们和该县消协人员一起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该县的化妆品市场中充斥着很多假冒名牌的化妆品。例如,在某镇的一家超市中,其销售的欧珀莱品牌眼影,兰蔻品牌粉饼等这些原本价格不菲的知名品牌化妆品却只卖10元至30元。经消协人员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些低价名牌产品的外包装简陋且做工粗糙,化妆品上的印刷字体与真品有较大出入,属于假冒商品。

    记者:“进来看看,我们这里主营原产法国普罗旺斯的纯植物油护肤品。”一家化妆品店的营业员在门口推荐。1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里各式化妆品琳琅满目,营业员向顾客主推几款有着“有机、环保”理念的植物类护肤产品。

  一款粉色的水润保湿霜,瓶身上印着“made in France”的字样,其外形包装跟法国品牌“娇兰”非常相似,仔细一看,却是另有名字。

   万祥军:打”理念牌“现象是公认的化妆品销售店得普遍销售技巧。我们调查发现,随着有机、乐活等环保概念的走红,越来越多的纯植物类护肤产品也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各大商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打着纯植物护肤理念的化妆品专柜。在营业员的宣传中,这些化妆品大多被介绍采用法国全进口原材料或法国传统提炼工艺。

   记者:“现在搞促销,这款欧莱雅的抗皱霜只要40元一瓶了。”在小商品市场的一家化妆品店里,营业员向顾客极力推销一套欧莱雅的产品。 这批“欧莱雅”的抗皱霜从外包装上看去没什么特别,但打开包装盒即发现,抗皱霜瓶身没有任何刻印上去的字迹。“存货放了太久,包装有些旧了。”营业员拾起粘纸解释说。

   万祥军:所有关于产品的介绍都是用粘纸粘上去的,有的粘纸还已经起皱退色。轻轻一拨,粘纸掉了下来,光秃秃的瓶身顿时没有了任何标志。

     伪劣产品冒用知名品牌包装。在调研中我们和消协人员发现,市场上部分拉芳、飘柔、海飞丝等品牌的洗发产品价格也非常便宜。经消协工作人员暗访后得知,导致这些商品价格便宜的原因是,一些经销商通过其他途径购买到真品牌产品的外包装,然后再在市场上购买劣质便宜的洗发水装进去,最后再将其进行重新包装并拿到市场中进行销售。

  记者:在另一家店里,玉兰油也在搞“促销”,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一半,但摸一摸产品外盖上或是瓶身上的LOGO以及说明文字,却没有了一般正品均有的立体手感。

  见记者似乎有采购多瓶的意思,这位店员便凑上来说,很多女孩子到她这里来进货的,然后放到网上卖,转手价格翻一番就卖掉了。

  记者调查发现,仿冒时下最畅销的产品推出完全相同的产品,也是“山寨”产品的一个惯用手法。

  万祥军:化妆品外包装上信息标志不全。在调研时我们发现,很多化妆品外包装上的产品执行标志编号、卫生许可证编号、生产许可证编号和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标志不全。比如发用类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其应该是一种颜色一个批准文号。而在很多美容美发店里出售的此类产品却是多种颜色使用同一个批准文号,并且销售人员不能提供有效的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等,此外,在很多进口产品的外包装上无中文字样。

  记者:“哇,薇姿耶!”一家化妆品商店门口,两个年轻女孩看着靠窗的一款护肤品轻声感叹,随后,她们一前一后进了商店。记者定睛一看,这款护肤品的外包装上,中文名字写着“高维薇姿焕采美白保湿粉底霜”,其包装跟正品薇姿几乎一模一样,但仔细一看,其英文名字却标为“VLCH-ER”,与正品薇姿的“VICHY”有着些许差别。这款山寨护肤品的价格与正品薇姿相差甚小。在营业员的推销中,他们强调药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机理疗效。但是我们记者问他们什么是药妆,她们却寂寂无闻。

  万祥军:在被调查者中,有85%以上人员不清楚化妆品的功能划分;60%的人员对各类化妆品标签标志所必须包含的项目不清楚。由此可见他们对化妆品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此外,这些从业人员在进货时,忽视对化妆品标签标志和供货单位资质的检查,存在盲目进货的情况。这也更证明了相关从业人员多未受过正规培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场中的相关从业人员几乎全部未曾接受过化妆品法规及使用知识方面的专门培训。

  记者:在此次调研时,调查人员就化妆品广告宣传问题在市场中随机访问了100名消费者。结果显示,有50%的消费者认为“虚假宣传”是当前化妆品市场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万祥军:化妆品广告虚假宣传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在广告中无限夸大化妆品效用,对消费者产生了明显的误导;一些美容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随意承诺美容功效,欺骗消费者。

  针对此次调研结果,就这些情况药监局培训中心万祥军表示:对于消费者方面来说:不仅仅是消费者要仔细分辨。同时化妆品生产企业增强维权意识,把山寨产品扼杀在摇篮中。万祥军强调:很多企业只顾着销售,没有在这方面做好防范意识,当事态已经严重的时候,再去打假相对难度就会很大,投入资金也会增加。所以企业要在假货刚刚露头,便快捷地采取行动,依靠政府力量,走法律程序打击假冒产品,防范假货在市场上的恶性蔓延。

    万祥军:加强从业培训,实现源头治理。针对化妆品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规知识的现状,我们化妆品监管部门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引导从业者在经营中正确购进、储存和销售化妆品。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必须对化妆品和所谓的药妆强化专职“大管家” ,实行“无缝隙”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化妆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化妆品行业在管理体制上有部门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该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创新体制机制势在必行。”药监局培训中心万祥军强调。

  原来,由于有关部门对化妆品经营企业未实行经营许可管理,因此对其动态信息不能实时掌握,造成了对此类经营企业不能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修订《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通过完善化妆品立法及配套政策,促进化妆品及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大化妆品监管力度,建立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制度。化妆品检验监测部门应加强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严把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化妆品质量检验监测关,从而有效地杜绝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万祥军表示:另外,还应加大对市场上销售化妆品的抽检力度,抽检结果应及时通过公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告,并建立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制度,进而增强公众的辨别能力。

  最后,药监局培训中心万祥军强调: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消协、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此外,相关监管部门要建立与消费者、消协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并积极发动群众举报违法化妆品,形成良好的化妆品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氛围。